清朝通志 清高宗 敕撰
http://wave99.5d6d.com/thread-122-1-1.html
●職名
三通館
武英殿修書處
○三通館
總裁
纂修兼總校
纂修兼校對官
滿纂修官
提調官
收掌官
△總裁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臣)嵇璜
經筵講官吏部尚書管理國子監事務(臣)劉墉
兵部尚書(臣)王杰
經筵講官戶部尚書管理順天府府尹事務(臣)曹文埴
△纂修兼總校
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曹仁虎
翰林院侍講(臣)蔡廷衡
翰林院編修(臣)祝德麟
武英殿纂修翰林院編修(臣)陳嗣龍
翰林院編修(臣)黃瀛元
翰林院編修(臣)陳昌齊
翰林院編修(臣)翟槐
△纂修兼校對官
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學士(臣)陸伯焜
署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吳璥
翰林院侍講(臣)陳萬青
翰林院編修(臣)勵守謙
翰林院編修(臣)秦泉
翰林院編修(臣)李潢
翰林院編修(臣)余集
翰林院編修革職留任(臣)汪鏞
翰林院編修(臣)王春煦
翰林院編修(臣)徐如澍
翰林院編修(臣)戴均元
翰林院編修(臣)周瓊
翰林院編修(臣)吳錫麒
翰林院編修(臣)程昌期
翰林院編修(臣)甘立猷
翰林院編修(臣)劉汝謨
翰林院編修(臣)秦承業
翰林院編修(臣)俞廷棆
翰林院編修(臣)王受
翰林院編修(臣)盧蔭溥
翰林院編修(臣)萬承風
翰林院修撰(臣)茹棻
翰林院編修(臣)邵瑛
文淵閣檢閱內閣中書(臣)顧宗泰
翰林院庶吉士(臣)陳萬全
翰林院庶吉士(臣)王錫奎
翰林院庶吉士(臣)賀賢智
翰林院庶吉士(臣)溫汝适
翰林院庶吉士(臣)崔景儀
翰林院庶吉士(臣)李驥元
翰林院庶吉士(臣)朱依炅
翰林院庶吉士(臣)程嘉謨
原任翰林院侍講候補主事(臣)莊承籛
原任翰林院庶吉士(臣)鄭應元
△滿纂修官
理藩院主事(臣)巴達爾呼
工部筆帖式候補小京官(臣)齡椿
候補筆帖式(臣)嵩年
內閣貼寫中書(臣)明達
△提調官
內閣侍讀(臣)西精額
文淵閣校理武英殿提調翰林院檢討(臣)彭元珫
△收掌官
翰林院筆帖式(臣)唐蒙額
翰林院筆帖式(臣)鶴麟
○武英殿修書處
武英殿修書處刊刻皇朝三通諸(臣)職名
總理
總裁
提調
校對
監造
△總理
和碩儀親王(臣)永璇
經筵講官太子太師領侍衞內大臣大學士世襲騎都尉(臣)慶桂
△總裁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少師大學士世襲雲騎尉(臣)戴衢亨
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兼左翼總兵官(臣)英和
戶部右侍郎管理錢法堂事務署吏部左侍郎(臣)陳希曾
△提調
都察院山東道監察御史(臣)吳雲
河南陳州府知府(臣)李振翥
國史館總纂文穎館總纂會典館纂修翰林院編修(臣)陳鴻墀
國史館纂修文穎館纂修功(臣)館纂修翰林院編修(臣)姚元之
△校對
翰林院編修(臣)朱珔
翰林院編修(臣)徐松
翰林院編修(臣)邵葆鍾
翰林院編修(臣)龔守正
翰林院編修(臣)王澤
翰林院編修(臣)卓秉恬
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臣)趙未彤
翰林院編修(臣)孫爾準
都察院山東道監察御史(臣)朱澄
翰林院編修(臣)桯家督
翰林院編修(臣)何彤然
翰林院編修(臣)李可瓊
翰林院編修(臣)石葆元
翰林院編修(臣)胡敬
翰林院編修(臣)費丙章
翰林院編修(臣)朱棨
翰林院編修(臣)黃中模
翰林院編修(臣)穆彰阿
翰林院編修(臣)陳傳經
翰林院編修(臣)恩寧
翰林院編修(臣)謝崧
翰林院編修(臣)熊常錞
翰林院編修(臣)蔣詩
翰林院編修(臣)翟錦觀
翰林院編修(臣)覺羅寶興
翰林院編修(臣)彭邦疇
翰林院編修(臣)黃旭
翰林院編修(臣)劉榮黼
翰林院編修(臣)李振庸
翰林院編修(臣)孔傳綸
翰林院編修(臣)俞肯堂
翰林院庶吉士(臣)馬志燮
翰林院庶吉士(臣)黃崇光
舉人(臣)童珖起
拔貢生(臣)王依仁
優貢生(臣)曾芝柎
副貢生(臣)辛炳星
拔貢生(臣)王槃
副貢生(臣)謝寶田
副貢生(臣)陶象珮
拔貢生(臣)唐瀛士
副貢生候選知縣(臣)李炳彥
優貢生(臣)李疇
副貢生(臣)蔡鴻燮
拔貢生(臣)徐開裕
副貢生(臣)萬有千
△監造
內務府坐辦堂郎中兼參領佐領(臣)長申
內務府郎中兼參領佐領(臣)克蒙額
正監造員外郎(臣)永清
副監造副內管領(臣)經文
委署主事(臣)敏謙
六品銜庫掌(臣)和興
掌稿筆帖式(臣)玉廣
庫掌(臣)光裕
委署庫掌(臣)崇文
●凡例
皇朝通志凡例十二則
一鄭樵通志倣厯代史例有本紀有列傳又有年譜其自序以唐書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議故紀傳與年譜並訖隋而止續通志于唐五代及宋遼金元各增輯紀傳至明代事蹟具見明史即從鄭氏不載唐五代紀傳之例不加添纂若我國家列聖相承文德武功臚具實錄者藏諸金匱石室至於臣工事實自有國史列傳及宗室王公功績表傳諸書為之敘述茲編亦仍鄭氏之例不復載入
一通志二十畧其氏族六書七音諡法校讐圖譜金石昆蟲草木諸畧皆鄭氏自出新意非前史所有不專繫于一時一代其餘各門與杜氏馬氏二書互有詳畧如通吉禮樂職官選舉刑法之目通典通考皆有之通志之食貨通典有之而通考析為田賦錢幣戶口征榷市糴國用諸門者也通志之都邑地理即通典之州郡邊防通考之輿地四裔也通志之天文即通考之象緯藝文即通考之經籍災祥即通考之物異也通志之器服則又與通典之嘉禮通考之王禮互見者也大抵通典主于簡要通考主于周詳通志則取材舊史自加斷制故其自序謂雖本前人之典亦非諸史之文今倣鄭氏之體行文敘事與通典通考兩書實互相發明
一通志氏族畧分三十二類頗稱賅洽其遼金元氏族之見于前史者已纂入續通志若本朝八旗氏族通譜于各族得姓所始表之以地系之以名釐然具備今並依類臚次
一通志六書畧于源流正變臚列綦詳遼金元各有國書已畧述於續通志我朝國書十二字頭整齊該括變化不窮若夫大文彌耀清篆三十二體尤足握形聲之總究文字之源至于聖化遠布重譯來同凡諸部諸國之各有文字者靡不遠自象胥藏于祕閣皇上御定西域同文志于蒙古西番托忒回部之字悉皆以次綴書音義畢貫實為前史所未有謹詳載以表大同之化
一通志七音畧以三十六字母為主備列內轉外轉諸圖我朝國書合聲切音之法有三合四合之紗皆出于人聲之自然而無所勉强聖祖仁皇帝欽定音韻闡微一書實抉翻切之祕奧皇上御定同文韻統以梵音合國書切韻復以國書切韻叶華音字母于是字無遁音書皆備韻近復將遼金元明諸史之傳訛者考正改譯新加詳定至于番部輿圖釋家梵典一經繙譯並得準聲洵足正千秋之謬誤而表天地之元音今並詳列于篇
一通志天文畧祇載隋丹元子步天歌而未及推算之法我聖祖仁皇帝奉若天道洞悉精微改造六儀輯靈臺儀象志用昭簡當所司奉以測驗御製儀象考成其理則揆天察紀其法則明時正度即數可以窮理即理可以定法合中西為一揆皇上復君增輯御製儀象考成後編並按六儀新法參渾儀舊式製為璣衡撫辰儀兼考天官家諸星紀之缺者補之紊者正之勒為儀象考成于是步天定時之道益為精密敬謹登載以補前書之漏畧
一通志地理畧先載四瀆而以諸水入于江河淮濟者分條具列自序謂地理以水為主郡縣州道皆由水以別惟是宇內之水不入四瀆者尚多如大河以北則有盛京京畿諸水大江以南則有浙江閩江粵江皆自入于海他若雲南西藏諸水多入于南海 【 如雲南之瀾滄江潞江西藏之雅魯藏布江岡噶江】 漠北諸水多入于北海 【 如額爾齊斯河色楞格河】 至于河有重源所謂合流入蒲昌海潛行出于積石者今並列在輿圖紀以宸翰鉅製鴻篇親為考定徵信萬古皆前志所未經收載今悉依鄭氏之例臚列于前其細流支派之不關于地理者無庸濫入
一通志都邑畧凡帝王侯國之都分代具列我朝肇基東土自肇祖原皇帝及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皆都興京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都于盛京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師今宣將城郭之制敬謹臚載而宮室苑囿即附見焉至鄭氏附紀四夷之都自以為能遠探遐搜然考其所載如琉球居海島之中大奏居大海之西亦祇約畧言之未能碓指其建國之地且以外國所都與京邑並列未免部分失當今擬從刪
一通志諡畧凡二百有十品分為三等此乃鄭氏意為增損非時王現行之制若本朝錫諡之典悉出上裁自諸王以及內外大臣之例得請諡者高下子奪各如其分飾終之禮至為隆重此外有以文臣品學而追諡者 【 如湯斌陸隴其韓菼王士正】 以監司殉難而得諡者 【 如葉映榴陳啟泰陳丹亦】 皆非常典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即下所司定勝國甲申諸臣之諡皇上表彰忠烈復特頒諭旨凡明李死事諸臣各君褒獎賜以令諡尤為從古未有之曠典今並據實敘載
一通志校讐圖譜二畧與藝文畧相為表裏以編書必先明類例故有校讐畧以圖為經而書為緯有書不可無圖故有圖譜畧我朝文治光昭圖書明備皇上右文典學特詔裒輯永樂大典所載並蒐訪天下遺籍勒成四庫全書每書各繫以提要編以目錄于是譌者以正闕者以全校讐之法至為精審而圖譜之流傳者益復粲然大備敬謹詳列以彰觀文化成之盛
一通志金石畧分載泉幣鼎彝之款識而于諸家碑刻復按時代列之亦云博矣我列聖天縱多能寶墨流傳照耀海內皇上幾餘游藝奎翰日新故御帖刊于內府穹碑勒在遐遐陬煌乎莫與並矣至古來金石之留遺者若三希堂湻化軒諸石刻裒集最為美富敬謹彙列用示來茲
一通志昆蟲草木畧分為八類已稱該備顧品彙之繁搜羅難盡有內地所無而產于外域者有前代未顯而稱于後世者我聖祖仁皇帝御製幾暇格物編所載 【 如普盤櫻額堪達罕秦達罕之類】 殊名別種攷證精詳皇上順時亭育具有化工凡塞外之產為邊內所罕見者 【 如北天竺烏沙爾齊火雞若漠鮮之類】 睿題留詠共識嘉名至于新疆式廓以來異果珍禽列于圖志 【 如奇石蜜食鷟鸑爾之類】 皆爾雅埤雅諸書所未及登載謹廣為蒐輯非惟供多識之資實以徵茂育之化
皇朝通志凡例十二則
●皇朝通志總目
氏族略【凡十卷】
卷一至卷十
六書略【凡三卷】
卷十一至卷十三
七音略【凡四卷】
卷十四至卷十七
天文略【凡六卷】
卷十八至卷二十三
地理略【凡八卷】
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一
都邑略【凡四卷】
卷三十二至卷三十五
禮略【凡十二卷】
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七
諡法略【凡八卷】
卷四十八至卷五十五
器服略【凡六卷】
卷五十六至卷六十一
樂略【凡二卷】
卷六十二至卷六十三
職官略【凡八卷】
卷六十四至卷七十一
選舉略【凡三卷】
卷七十二至卷七十四
刑法略【凡六卷】
卷七十五至卷八十
食貨略【凡十六卷】
卷八十一至卷九十六
藝文略【凡八卷】
卷九十七至卷一百四
校讐略【凡八卷】
卷一百五至卷一百十二
圖譜略【凡二卷】
卷一百十三至卷一百十四
金石略【凡七卷】
卷一百十五至卷一百二十一
災祥略【凡三卷】
卷一百二十二至卷一百二十四
昆蟲草木略【凡二卷】
卷一百二十五至卷一百二十六
(臣)等謹按皇朝通志一百二十六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二十略之目亦與鄭樵原本同而紀傳年譜則從省葢實錄國史尊藏金匱與考求前代刪述舊文義例固不侔也至二十略中有原本繁而今汰者三都邑略中樵兼載四裔所居非但約略傳聞地多無據且外邦與帝京並列義亦未安今惟恭錄興京盛京京師城闕之制以統于尊諡略中樵分三等二百十品多所臆定今惟恭錄尊諡賜諡以昭其慎金石略中樵所採頗雜今惟恭錄列聖寶墨皇上奎章兼及御定三希堂帖湻化軒帖蘭亭八柱帖並諸臣奉敕上石諸墨刻有原本疏而今補者二天文略中樵惟載步天歌今則敬遵聖祖仁皇帝御製儀象考成靈臺儀象志皇上御製儀象考成後編會通中西之法以究象緯之運行地理略中樵以四瀆統諸水而州縣郡道以水為別今則於其不入四瀆者大河以北如盛京京畿諸水大江以南如浙閩甌粵諸水以及滇南漠北諸水自入南北海者並一一補載而河有重源今經聖製考訂恭錄以示來茲有原本冘瑣而今刪併者三藝文略中樵我列既多舛訛校讐略中樵所舉亦未精確圖譜略中樵分記有記無二類而記無多至二十門如繫桐試馬鬬羊對雉諸圖尤猥雜無取今並以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為斷以折其衷有原本之所未聞者三六書略中以國書十二字頭清篆三十二體括形聲之變化究波磔之源流併以欽定西域同文志臚列蒙古西番托忒回部諸字絲牽珠貫音義畢該非樵之穿鑿偏旁所知也七音略中以國書合聲之法為翻切之總鑰而兩合三合之中有上下連書有左右並書有重聲大書有輕聲細書以欽定同文韻統為華梵之通津以天竺五十字母配合成一千二百十二音又以西番三十字母別配合成四百三十四音而各釋以漢音漢音不具則取以合聲非樵株守等韻所知也昆蟲草木略中樵分八類五朝續通志己為補漏訂訛至于中國所無而產于遐方前代所無而出于今日如金蓮花夜亮木之類見于欽定廣群芳譜普盤櫻額堪達罕泰達罕之類見于聖祖仁皇帝幾暇格物編北天竺烏沙爾齊火雞箬漠■〈魚莘〉知時草之類見于御製詩集如奇石蜜食鷟鸑爾之類見于欽定西域圖至尤非樵之抱殘守匱所知矣葢剙始之作考校易疏論定之餘體裁益密皆緣遭遇昌期仰承聖訓得以蒐羅宏富辨證精詳以成一代巨觀則樵之瞠乎莫逮亦良有由也
皇朝通志總目
●重印十通緣起
我國之古籍,除十三經、二十四史為治學必讀或需經常參考之書外,尚有所謂「三通」,亦學者不時需要查考,案頭常備之書也。三通者,卽唐杜佑 【 (字君卿,京兆萬年人,西元七三四-八一二)】 之「通典」,宋鄭樵 【 (字漁仲,興化軍莆田人,西元一一0四-一一六0)】 之「通志」,元馬端臨 【 (字貴與,江西樂平人,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三)】 之「文獻通考」。此三書皆為專述典章制度之書,體裁雖各有不同,然題旨則約略相近,各書咸貫串古今,宛若通史,又書名皆著有「通」字,是以有「三通」之稱。北宋初年,宋白嘗有續通典之作,至南宋魏了翁又曾作皇朝通典,宋書成而失傳,魏嘗屬稿而未成書。明代王圻,復獨撰「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四卷,卷帙殊稱浩博,而識者譏其蕪陋。逮清高宗乾隆年間,乃特設三通館,除敕武英殿校刊三通統一版本外,復命儒臣踵事增華,依樣撰述「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三書,除增補前書所缺之唐末五代之紀傳典章之外,此續三通專記宋遼金元明五朝之事,故間或有稱之為五朝通典、五朝通志、五朝通考,各書所述均及明代而止。至於清朝三通,最初原係與續三通合而為一,敍事至乾隆二十六年止,其後清帝以清代之文物聲華,邁越前修,不宜附麗前朝,應各獨立,別自成書,乃復命儒臣改作,上起清代開國。下迄乾隆年止,續纂「皇朝通典」、「皇朝通志」、「皇朝文獻通考」等,所謂「皇朝三通」 【 (今稱為「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簡稱為清三通)】 ,其最後定本且敍至乾隆五十年乙巳 【 (一七八五年)】 。以上各書合計,乃有「九通」之目。而輓近烏程劉錦藻 【 (字澂如,西元一八六二-一九三四,為民初著名藏書家嘉業堂主人劉承幹之尊翁)】 ,復以一己窮數十年之力,彙集乾隆五十一年以後至宣統三年有清一朝之政典,稱為「皇朝續文獻通考」 【 (如清三通之例,今亦稱為「清朝續文獻通考」)】 。其書初以光緒三十年為限,共三百二十卷,有光緒乙巳 【 (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0五年)】 刊本,辛亥革命之後,復輯光緒三十一年至宣統三年 【 (西元一九一一年)】 之事蹟,合前書彙為一編,全書共三十門,都四百卷,洋洋大觀,該博無倫,於民國十年排印,至二十二年始告完成。合此書共為「十通」,為中國史學重要之經典著作。
我國之史書,可謂浩如烟埃,其體例亦甚具多樣性,極富變化。大略言之,最早如尚書中之西周書,以言事為主,史家稱之曰「紀事體」。其次孔子作春秋,按年繫月編次,稱之曰「編年體」。逮太史公作史記,其下分本紀、世家、列傳,均係以人物為主,稱之曰「紀傳體」,其下之歷朝正史均屬之。而中國史學,大體卽沿著這三種體裁發展。然不論紀傳、編年抑或紀事,所記多側重理亂興衰而略於典章經制,亦卽此三體之史學皆係以人物為主之動態歷史。迨唐代宰相杜佑撰述「通典」,上起黃帝,下迄唐代中葉,取五經群史之文,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原始要終,歷代沿革廢置及當時議論萃於一編,庶明會通因仍之道,然其書專述典章制度,是以稱之曰「典」,一般則稱之曰「政書」。這種政書,可說是中國史學之第四種體例。其性質宛如通史。蓋「典章經制,實相因者也」,「非融會錯綜原始要終而推尋之,固未易言也」 【 (文獻通考序)】 ,故三通與續三通,都是通史的體制。清三通則因與前書並行,所以斷代為史,所述僅限於有清一代。唯十通雖為專述典章制度之書,然並非僅限於典章,間亦及理亂興衰之跡,如鄭樵之通志,有帝紀、年譜、宗室傳、列傳、載記、四夷之目,其內容卽約取歷代正史之文而為之,舊史之文幾佔全書五分之三,欽定續通志仿之。似此兼有紀傳,故四庫全書歸之別史類;清朝通志則僅有二十略,故與通典、通考等並入政書類。
十通卷帙浩博,常人固艱於翻閱,而所述側重典章制度之沿革,乃屬於靜態之歷史,亦較不易覺查,其趣味殊不若編年紀傳等理亂興衰之引人,其可讀性略少,故治理為尤難。昔江淹有言曰:「修史之難,無出於志。」蓋志者,憲章之所繫,非老於典故者不能為也;且志之為書,事必稽古,辭必數典,亦非可以空言立論。所幸各書之作者,若杜君卿、鄭漁仲、馬貴與輩,皆係蓋世通儒,識見宏達,而文辭雅飭,其所著作,釐然有序,清朗可誦。卽清代敕撰之續三通與清三通,雖係官修之書,成於眾人之手,唯當時纂修諸儒如齊召南等,博學而頗具史才,故其書大多剪裁得當,燦然可觀,雖部帙龐大,卻甚少冗蔓之病,實清代修書中之佳者。際今學術範圍日廣,世人尤注重社會科學,十通實為資料之寶庫,且曾經作者整理,井然有序,上下數千年,綱舉目張,一目了然,不致茫無頭緒,就研治社會科學言,其實用之價值似猶在二十五史之上。是此書乃可與二十五史相輔相成,而不宜有所偏廢也。本館旣已多次重版百衲本二十四史,今乃亟謀十通之重梓,藉以促進文化,並以應學界之需要。
先是,本館嘗於半世紀前卽已景印十通,民國二十四年三月迄二十五年三月陸續刊行於滬上,而與百衲本二十四史之出版約略同時。該書原係與佩文韻府同為萬有文庫第二集之參考書。其後因抗戰發生,致流傳未廣。來臺後,佩文韻府曾多次重印,十通則迄未再版。至十通版本,除晚出之清朝續文獻通考一種外,其他九通均有多種版刻。乾隆十二年 【 (西元一七四七年)】 敕武英殿刊刻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等三通,是書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其後復敕儒臣纂修續三通和皇朝(清)三通,仍由武英殿刊印,合稱「欽定九通」。唯後六書武英殿原刻本每半葉僅有九行,與三通之十行不同,每行亦為二十一字,遇清室則擡頭高一字為二十二字。根據資料統計,乾隆年間武英殿原刊本九通共八九八冊。清代中葉以後各地所刊印之九通,大都係據殿本翻刻,就中以清光緒年間浙江所刊印者為最佳,各書被式一律,每半葉均為九行,行二十一字,且字畫朗潤,甚是美觀。本館之景印本,卽係將浙江刊本剪併縮印,版式則改為十六開,每面分上中下三欄,每欄納原本一葉半,計二十七行,每面計納原本四葉有半,計八十一行。原刻本之版心中縫則剪除,每面剪併後加以外框,框外則排印書邊頁碼,而每卷皆從單頁起。至清續文獻通考,景印本分上下兩欄,每欄二十六行,行三十字,係據民國十年初版本景印,每欄當原書一葉。全書之頁碼,分為典、志、考三類,卽通典、續通典、清通典等三書合為一類,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三書和通考、續通考、清通考及清續文獻通考,亦復各為一類,其頁碼分別為典頁幾、志頁幾、考頁幾,各書皆不自為起訖,而是按其類別貫串而下。似此安排,殆為便於編製索引而設計者。全書精裝二十巨冊,都二千五百一十四卷,凡二萬一千七百三十八頁,計約二千五百餘萬字。另以四角號碼檢字法及分類詳目編印「十通索引」一巨冊,初版於民國二十六年三月。皇皇巨帙,矞麗輝煌,較之二十四史,亦不遑多讓焉。
此次重印,悉照民國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之印本攝製,其大小裝訂,皆如原式,不稍縮小,字畫秀潤清朗,無損目力,原編「十通索引」,亦一併印出,以便檢索。抑有進者,本館為使十通不徒為學術機關或圖書館插架瀏覽之高文典冊,而期望其能普及於讀書界,故定價特廉。不僅此也,此書之定價雖廉,唯私人研究,擁有其中數種或已敷所需,為應讀者需求,各書特分別零售,讀者可按個人喜好隨意選購。此舉旣便讀者,亦符本館推廣文化之至意,區區微忱,想蒙鑒諸!
臺灣商務印書館 謹啟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